本期推荐|张大千《兰花》:春兰如美人,不采羞自献
发布时间:2023-03-08 17:00:30      点击次数:479

国人爱兰,历史悠久。执薰握兰,立身比德,已成为中国传统精神的文化符号,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。


兰,集香、雅、清、正、和、静于一身,如空谷佳人,高洁出尘,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向来是君子修道立德、立身持正的品格象征。


1.jpg


兰之由来,源远流长。春秋时期的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记载,郑文公的妾室燕姞,梦见天使给她一枝兰,说:“兰花的香气举国第一(“兰有国香”),佩戴着它,人就会像爱它一样爱你。”不久郑文公就召她侍寝,还送她一枝兰作见证,燕姞后来生的儿子便取名为“兰”,就是郑穆公。


《诗经·郑风》中也有一篇《溱洧》:“溱与洧,方涣涣兮。士与女,方秉蕳兮。”“溱”(zhēn)与“洧”(wěi)是郑国境内的两条河,在城外绕山而下,“蕳”(jiān),即是兰草。春暖花开三月之际,男男女女手执兰草在岸边欢乐聚会、以结情好。


2.jpg


郑国三月水边的祓禊,本是民间自发的风俗,但到了魏晋时期,却因为士人的重视,而成为了文采风流的雅事。春秋时越王勾践种兰的渚山,汉朝此地曾建有驻亭,后来即有了“兰亭”的雅称。


3.png


到了唐代,如今所见的兰花已开始种植,李有诗咏兰:“幽兰香风远, 蕙草流芳根。”宋代时兰花已经广为人知,苏轼有诗咏兰,“春兰如美人,不采羞自献。时闻风露香,蓬艾深不见。”正是赞叹兰花之静:不躁不嚣,不务张扬。1233年,南宋赵时庚写成《金漳兰谱》,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兰花专著。而从文徵明到徐渭、从石涛到郑板桥,明清的画家存世兰花丹青至少超过130幅,在世界上独一无二。


4.jpg

(宋)赵孟坚 《墨兰图》


5.jpg

(明)文徵明 《兰竹石图》


6.jpg

明)王穀祥 《四季花卉图卷》之兰


7.jpg

(清)郑板桥 《幽兰图》


8.jpg

(清) 诸昇 《兰竹图册》


9.jpg

(现代)齐白石 《兰花》


10.png

(现代)张大千 《兰花》


因此在中国文化里,兰,远不仅仅只是一种植物,它是一种寄托、一种象征、一种精神与品格的追求,更是一种希望。古人将养兰称为“艺兰”,今人观兰、闻兰、赏兰,与兰朝夕相处,正是希望从兰的香、雅、清、正、和、静中,陶冶性情,自赋品性。



您感兴趣的新闻
上一条:本期推荐 | 《红白茶花轴》:浅为玉茗深都胜,大曰山茶小树红
下一条:本期推荐|潇湘卧游图:洞庭如潇湘,叠翠荡浮碧

返回列表

版权所有2022 © 郑州爱奇葩数码印艺有限公司

设计制作:云鼎大数据